快捷搜索:  

未成年网民周围不时扩充 怎样更好保卫“数字原住民”

"未成年网民周围不时扩充 怎样更好保卫“数字原住民”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"

法治日报(Daily)记者 蒲晓磊

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.93亿人,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.2%。

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(Equity)部和祖国互联网站信息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《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,互联网普及率已基本见顶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未成年人网站保护条例》,恰逢其时且意义重大。目前(Currently),我国已构建了包括网站安危法、未成年人保护法、《未成年人网站保护条例》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站保护规定》等在内的多层次、多维度法律(Law)法规制度体系,对网站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(Equity)予以重点保护。

“法律(Law)的生命在于实施。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用网状况、用网行为、网站环境进行(Carry Out)调查,有助于深化对未成年人网站保护的认识和把握,有针对性地做好国策倡导和社会(Society)倡导,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相关法律(Law)法规的贯彻实施,从而更好守护‘数字原住民’。”祖国政法大学(University)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(Law)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苑宁宁在接受《法治日报(Daily)》记者采访时说。

网站娱乐(Entertainment)管理体系日益完善 

近年来,网站娱乐(Entertainment)管理体系日益完善,对不良用网行为监管日趋严格。除学习外,娱乐(Entertainment)是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机,但同时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、过度消费、网站沉迷和网站犯罪等问题也备受社会(Society)关注。

报告指出,过去几年,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站娱乐(Entertainment)行为的管理体系日趋完善,《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站游戏(Game)的通知》《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站游戏(Game)的通知》等文件陆续发布实施,对未成年人游戏(Game)时间和消费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,61.5%的未成年网民认为当前限制游戏(Game)时长的管理方式使得自己可能同学玩游戏(Game)的时间明显减少。此外,未成年人从事网站直播活动也得到有效管理,经常收看网站直播的比例从2019年的19.8%下降至2022年的16.1%。《中华国人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关于规范网站直播打赏 加重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》等法律(Law)国策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,并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。

报告显示,尽管玩游戏(Game)的未成年网民比例有所增加,但大多数未成年网民对当前限制游戏(Game)时长的管理方式持肯定态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未成年人游戏(Game)账号的管理日趋严格,一些未成年人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(Game),从而规避对游戏(Game)时长的限制。数据显示,在玩网站游戏(Game)的未成年人中,32%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(Game);39.1%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使用自己的账号玩游戏(Game)。

在祖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,引导家长为子女树立榜样并提升管理能力,对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站至关重要。

“一方面,明确‘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’,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教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责任,并提倡家长以身作则,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。另一方面,对家长的互联网使用能力进行(Carry Out)培训,通过社区培训、家长学校等形式,让家长具备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。”孙宏艳说。

继续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 

报告显示,短视频(Short Video)用户规模增长明显,并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。过去几年短视频(Short Video)应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流行,其丰富的内容、短平快的方式、简单的操作和根据兴趣推送的机制对未成年用户具有很强吸引力。

数据显示,经常看短视频(Short Video)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从2018年的40.5%增长至2022年的54.1%,5年内增长了13.6个百分点,未成年人用户规模超过1亿人,32.9%的未成年网民表示过去一年曾使用抖音(Tik Tok)、快手(Kuaishou)、微信等拍摄并发布短视频(Short Video)。与此同时,视频类平台还超越电视(Television),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新闻(News)事件、重大消息的主要渠道。调查发现,55.9%的未成年网民通过抖音(Tik Tok)、快手(Kuaishou)、B站等视频类平台获取新闻(News)事件、重大消息,但只有47.3%的未成年网民会有意识地区分是官方发布还是自媒体发布,超过一半用户对此不具备鉴别意识可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

报告指出,视频类应用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日常生活(Life)中重要的娱乐(Entertainment)休闲工具和信息获取渠道,但与此同时,其可能导致的过度使用、信息茧房、不良诱导等问题也不容忽视。对此,建议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,加重内容的正向引导。

报告建议,推动形成短视频(Short Video)行业良性竞争机制,持续改善部分平台审核把关不严格、推荐算法不科学、流量分配机制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,避免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达成短视频(Short Video)行业健康(Health)发展。同时,持续推动青少年模式的普及,进一步完善功能,早日形成针对未成年群体的内容池标准,通过技术手段帮助未成年人高质量、有节制地收看短视频(Short Video)。此外,还需要社会(Society)各方共同推动短视频(Short Video)内容质量的提升,引导健康(Health)、积极的内容创作,结合未成年群体的兴趣爱好,推出能够对未成年人起到寓教于乐作用的优秀内容,严厉打击哗众取宠、虚假消息、价值观扭曲的内容题材。

“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,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。要重视视频类平台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,多提供优质内容并创新宣传培育方式,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普法工作。”苑宁宁说。

重视新型网站安危风险隐患 

报告显示,未成年人网站保护力度持续加重,网站安危环境明显改善。

近年来,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站保护相关体系日益健全,行政部门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(Society)等各方协同发力,努力(Effort)将未成年人的“防护网”织牢织密。网站安危法、未成年人保护法、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站保护规定》均对保护未成年人网站合法权益(Equity)作出专门规定。在此背景下,未成年人的网站安危感稳步提升。

报告显示,87.1%的未成年网民对至少一项与未成年人上网相关的法律(Law)可能国策有所了解,但只有16.9%的未成年网民对近年来新推出的未成年人上网相关法律(Law)可能国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。

当前,未成年人网站安危问题既有硬件产品方面的,也有软环境层面的,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、动态调整、持续完善。对此,报告建议,重视新型网站安危风险隐患,加重网站普法执法和安危培育。

报告提出,严格对智能手表、智能台灯、词典笔等专门面向未成年群体的智能产品的安危管理,完善相关产品标准,健全市场准入机制。加重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、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的收集和管理规范,重点打击以培育应用之名传播非法内容、不良信息的恶意软件,压实应用分发平台的主体责任。加重未成年人保护法、家庭培育促进法、《未成年人网站保护条例》等法律(Law)法规的宣传培育和执法检查,强化应对新型网站诈骗手段的相关培育,提高未成年人对打着明星(Star)粉丝群纳新、演唱会门票转让等名义的新型诈骗方式的认识和警惕,并持续针对新型网站犯罪形式动态调整培育内容。

首都市青少年法律(Law)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旭坤建议,相关网站平台服务提供者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、《未成年人网站保护条例》等相关法律(Law)国策的要求,对企业自身的未成年人网站保护机制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(Carry Out)全面检查,及时补齐漏洞,修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,从而更好地守护“数字原住民”。

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更好守护“数字原住民”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873) 踩(91) 阅读数(3063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